哪里可以配资 赓续文脉 河洛有声

发布日期:2024-09-15 22:25    点击次数:108

哪里可以配资 赓续文脉 河洛有声

洛阳古墓博物馆中的裴祗墓志铭

身着汉服的游客

仰韶遗址的小口尖底瓶与甲骨文“酉”字

编者按

华夏文明五千年,根在中原河洛间。溯源历史,寻脉中华。如何在河南通过追溯中华文明发展史回答“何以中国”之问?

近日,“何以中国行走河南”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在洛阳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拉开序幕。由媒体记者、网络达人、在豫留学生组成的采访团分南北两路深入河南各地开展采风报道,积极宣传河南深厚历史文化积淀及其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进展成效,多维度讲好“何以中国”的河南故事。

一座墓葬讲述“礼”的故事

洛阳古墓博物馆展示了西晋大司农裴祗墓,主室安葬着裴祗的母亲,裴祗则埋葬在侧室

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张弋实习生丁博洋文/图

“北邙山头少闲土,尽是洛阳人旧墓。”

洛阳北邙山及周边地区历代古墓葬星罗棋布,世界首座、国内最大的古墓博物馆洛阳古墓博物馆便坐落于此。在互联网上,洛阳古墓博物馆成为当之无愧的“网红”,假日期间更是一票难求。

8月15日,“何以中国行走河南”网络主题宣传活动采风团来到洛阳,实地打卡洛阳古墓博物馆。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大家穿梭于不同时期、形制各异的古代墓室中,来了一场古今穿越之旅。

一幅壁画,见证丝绸之路上的“洛阳印记”

《胡人牵驼载丝壁画》是洛阳古墓博物馆镇馆之宝,壁画中描绘了隋唐时期胡商以骆驼装载丝绸往来通商贸易的场景,是洛阳作为丝绸之路东端起点之一的有力例证。

讲解员介绍说,这些作品通常展现了丝绸之路时期的贸易和文化交流场景。在中国的历史文物中,胡人牵驼图常见于唐代的壁画和陶俑中,这些作品不仅展示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艺术风格,也是东西方文明互动的重要见证。

不过,对于在2024年10月份到12月份办理退休的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养老金就完全按照新办法计算了,因为从2024年10月份开始,机关事业单位的十年过渡期就完全结束了,而养老金也就完全按照新办法计算了。

壁画当中牵驼胡人头戴尖尖的卷沿胡式毡帽,深目高鼻,身穿翻领窄袖袍服,脚蹬黑色靴子。骆驼被施以金黄色,四肢强劲,背上的丝卷生动再现了各国商人云集洛阳,用麻布和皮革装裹好一捆捆生丝和一匹匹绸缎,组成骆驼商队,浩浩荡荡地走上丝绸之路的景象。

《胡人牵驼载丝壁画》的出土是洛阳地区唐墓中首次发现胡人骆驼丝卷的壁画组合,堪称丝绸之路上的“洛阳印记”。丝绸之路作为中西交通的大动脉,开拓了人们的视野,到了唐代,更上升为一种包容开放的精神。通过丝绸之路,人类文明在不断地交流融合,中西方文化也在不断交汇中,找寻自身前进的方向。

一座墓葬,体现古代社会的“礼制”

1979年,在洛阳周公庙附近,发现了西晋大司农、关中侯裴祗一家的墓葬。墓志上介绍其一家老少三代四人同时死于晋惠帝司马衷元康三年,墓志中对于死因未作介绍,但是这一时期恰逢西晋“八王之乱”初期,一家四口老幼同时死亡,可能与西晋“八王之乱”有关。

墓室前堂3米见方,为穹隆顶。后室平面呈长方形拱顶结构。在前堂北壁偏东处向北开甬道,通向侧室。侧室也为长方形拱顶结构,侧室东壁南有一耳室。全墓用小砖铺地。

裴祗祖籍山西闻喜县裴柏村,是著名的河东裴氏。进入墓室,前堂正对墓主人的主室。主室埋葬着裴祗的母亲。室内有一块石碑,上面刻着墓志铭,记载着裴祗官职——“关中侯大司农”,掌管着国家的农业、水利、粮食和仓储。侧室埋葬着裴祗夫妇二人,侧室旁存在着一个土窑洞式耳室,埋葬着裴祗的女儿,墓室的整体结构体现着严格的长幼尊卑社会伦理次序,也就是“礼制”。

穿汉服成了游洛阳的“标配”,目之所及是许多身着汉服的游客

恰似隋唐全盛日衣袂飘飘满洛城

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张弋实习生丁博洋文/图

洛阳龙门石窟,作为世界文化遗产,被誉为“中国石刻艺术的最高峰”。而隋唐洛阳城,作为中国古代都城的典范,见证了隋唐盛世的辉煌,隋唐洛阳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更是在千年后再现神都洛阳的昔日风华。

8月16日,“何以中国行走河南”网络主题宣传活动采风团实地打卡洛阳龙门石窟和隋唐洛阳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龙门石窟有多“热”?今年已接待游客450万人次

提起龙门石窟“金牌讲解员”马丁,很多人都不陌生,今年38岁的他,已经在龙门石窟当了14年讲解员,是龙门石窟乃至洛阳文旅发展的亲历者和见证者。

谈及今年河南文旅热度不断上涨,光速出圈,马丁感触颇深:“游客量越来越大了!”

在马丁看来,游客数量的上涨,正是说明了龙门石窟,乃至洛阳的影响力在不断提升。尤其是今年的“洛阳热”,吸引了无数外地游客前来打卡。“2023年,龙门石窟景区共接待580万人次,今年截至目前,已经接待游客450万人次,超过2023年几乎不成问题。”

马丁还向大家介绍了近年来龙门石窟研究院利用数字化技术保护石窟寺造像方面取得的成果。

最传奇的故事当数2019年龙门石窟工作人员在上海博物馆的一次现场考察中,发现了清末到民国时期龙门石窟流失的佛首。

当时,不少专家都认为,这尊佛首源自龙门石窟,但属于龙门石窟的哪个窟龛及具体位置,一直无人考证,直到被龙门石窟研究人员发现。

在数字技术的帮助下,2020年,一比一3D打印复制的佛首造像顺利安放在了奉先寺北壁一尊等身立佛的残像上,佛首和残像的断面完全吻合,实现了造像的准确复位。为了还原佛首的历史沧桑感,工作人员经过反复实验,调制出与文物原本颜色、质感高度相似的颜料,然后通过人工上色、描绘细部纹理等,打造出了几近完美的复制品。

在洛阳,汉服已经出现“人传人”现象

洛阳,这座有着十三朝古都历史的城市,近年来以其浓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对汉服文化的积极推广,逐渐成为全国乃至全球汉服爱好者的聚集地。

当采风团走进隋唐洛阳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目之所及,许多身着汉服的年轻人寻找着心仪的古风造景。摄影师一手举着相机一手拿着补光灯,指挥客人摆出不同造型,拍下属于这一刻的“穿越”大片。

一位身着汉服的福建游客,趁着暑期带孩子来洛阳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她说:“本来没打算穿汉服拍写真的,但当我看到街上有很多人都穿着汉服,我也想试试,所以干脆和孩子一起都穿上汉服。刚开始没穿的时候,还觉得会不会有点‘尴尬’,但当真的身着汉服时,感觉一瞬间融入大家了。”两位来自山东省临沂市的汉服女孩告诉记者,在社交平台上,她们经常能刷到关于洛阳文旅的视频,喜欢汉服文化的她们便决定趁着假期来洛阳旅游。

“我们感觉洛阳市是一个包容性很强的城市,这边的市民都很热情,不管是网约车司机还是游客,或者是为我们化妆的妆造师都是非常热情的。我们对今天的妆造特别满意,也特别喜欢洛阳市的风景。”

小口尖底瓶:我其实是用来酿酒的

小口尖底瓶是仰韶酒器文化的代表其与“酉”字甲骨文形象非常相似

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讯(记者张弋实习生丁博洋文/图)仰韶遗址位于河南省渑池县,是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典型代表。仰韶文化以其彩陶闻名,而酒器文化则是仰韶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8月17日,“何以中国行走河南”网络主题宣传活动采风团实地打卡仰韶村遗址,感受数千年前仰韶人的酒器文化。

仰韶遗址的酒器文化主要表现在发现了大量与酒相关的陶器,这些陶器不仅用于日常生活中的饮水和烹饪,还与酿酒和饮酒活动密切相关,酒器代表有尖底瓶器口和小口尖底瓶等。这些酒器通常具有小口、细颈、溜肩、长圆腹、尖底等特征,有的还带有双耳,可能用于盛装液体,包括酒。

早期对于小口尖底瓶用途的说法不同,有人说它是用来汲水,有人说它是用来酿酒。

讲解员介绍说,瓶身两侧在当时是有双耳的,因此有说法称双耳在当时是用来系绳子使用的,古人提着瓶子去打水,但是专家后续通过考察否定了它是用来盛水的这个说法。

“我们可以看到,它的瓶口较小,方便密封,利于发酵,尖底方便沉淀酿酒时产生的残渣。经过专家考察后发现内壁残留物中检验出了小麦的残留物。所以可以证明先民是可以利用粟、黍等作物进行酿酒。有趣的是,汉字中的‘酒’字,去掉偏旁部首后的‘酉’在甲骨文当中与此酒器的形状非常相似。”

仰韶文化的酒器通常具有独特的形状和装饰哪里可以配资,这些特征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饮酒活动的观念。酒器上绘制的渔网纹等纹饰可能暗示了酒与宗教祭祀或社会仪式有关,反映了酒在古代社会中的多重功能,包括作为祭品、社交媒介以及在庆典活动中的使用。通过酒器的使用,仰韶文化的居民表达了他们对自然现象的理解和对社群和谐的追求。

裴祗洛阳龙门石窟酒器汉服发布于:河南省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热点资讯

网上开通股票杠杆 南有秋台风、北有冷空气,这天气是要怎样?

(现货黄金5分钟图 来源:24K99) 广东天气又将迎来较大的波动。 在北方,一股中等偏弱强度的冷空气正南下渗入广东,将带来一定降温。 广东省气象台预计,这股冷空气将于22—24日影响全省,在这个过程中,各地气温将下降3℃—5℃。虽然降温幅度看着不大,但受这个时节冷空气的影响,昼夜温差会比较大,体感尤其清凉,因此早晚注意保暖。 同样,南方海上也很“热闹”。 22日凌晨,今年第20号台风“潭美”(英文名称:Trami;名字来源:越南;名字意义:一种属玫瑰科的树木)在菲律宾以东洋面生成。 你没听错...

相关资讯